国内陶瓷业:内忧外患频打价格战
2012-07-27 10:44:00 作者: 来源:济南时报
关键词:
[提要]
对于陶瓷行业来说,今年可谓是内忧外患。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过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利润微薄又遭遇多项反倾销调查。面临如此困境,陶瓷行业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对于陶瓷行业来说,今年可谓是内忧外患。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过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利润微薄又遭遇多项反倾销调查。面临如此困境,陶瓷行业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内忧:产能过剩利润微薄
随着陶瓷企业不断扩张、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大,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失去平衡。实际上,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却不是一个强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
据介绍,一个价格0.7美元的陶瓷口杯,出口到欧盟售价约为3.5美元,但国内企业仅获利0.1美元。其余大头被国外经销商拿走,他们除去运费等开支约1.5美元,实际获利超过1美元,是我国生产企业获利的10倍。
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邹明晓介绍,我国陶瓷企业利润微薄,主要在于成本高企以及销售价格相对便宜。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且各大厂家销售市场集中度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高销量并占有市场份额,陶瓷企业不惜降低价格,薄利多销,这就导致了行业普遍利润微薄。“上游原料高涨也是造成陶瓷企业利润微薄的原因之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夏高生说。此外,由于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也让陶瓷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夏高生表示,房产宏观调控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使得价格竞争激烈而提价困难。
外患:面临多起反倾销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是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0%。此外,我国日用陶瓷在欧盟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五成,是欧盟日用陶瓷第一大进口国。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统计,去年我国出口欧盟厨餐具累计金额超过7亿美元。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欧盟对我国陶瓷厨餐具开始反倾销调查的通知》,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盟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展开对我国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的反倾销调差,其调查期间将会降低我国陶瓷出口数量和出口额。”邹明晓说。但同时,此次反倾销对我国陶瓷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好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陶瓷不断完善管理和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透明度。
有关陶瓷企业表示,陶瓷企业上半年业绩不好甚至亏损主要是由于销售数量降低,平均销售价格比原预计下降,影响毛利减少。业内人士表示,陶瓷行业目前需要进行产业链分工和资源整合,不同产品各有专业化的OEM代工厂商,各自专精于少数品种但产量规模大的专业化生产,将生产和品牌及销售渠道进行分工和合作。将使有成本竞争力的厂商越做越好,没有成本竞争力及产品技术能力低的产能自然淘汰。
未来我国陶瓷业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并提高研发实力,不断的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以产品品质占领市场。此外,陶瓷企业应该开拓新兴市场,避免行业高集中度竞争,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占领市场。 (据《证券日报》)
李玉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