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居新闻
本站搜索:

京高考首日回顾 考试史上最严 考生心态越来越好

2012-06-07 16:03:52     作者: 左颖 叶楠 李莉 代丽丽 张航    来源: 北京晚报网络版暂无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高考,考生,高考研究
[提要]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全市7.3万考生走进2300多个考场完成自己十几年的梦想,整个城市似乎都因这场考试而略显紧张。”  据了解,这批澳大利亚学生已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而今天的高考体验则是“额外临时科目”。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全市7.3万考生走进2300多个考场完成自己十几年的梦想,整个城市似乎都因这场考试而略显紧张。早上6点半,各考点周边路口就已经站上了执勤的警察,一些考生家长还自己打印了“高考”字样的“车证”放在挡风玻璃前显眼的位置,今明两天,这两个字将是整个社会的焦点。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的变化是对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空前地严厉,今年的高考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

  现场:最早考生6点44分就到了

  6点44分,已经有考生和家长到达首师大附中考点。

  “怎么来这么早?”门口执勤的警察关心地询问着,一边还提醒:“考场8点开门,先找地方休息会儿吧。”家长解释:“住的有点儿远,怕迟到,没想到路上这么好走。”

  不一会儿,又一名考生也到了,妈妈把一条绿格子床单铺在校门对面的马路台阶上,一看就准备得很充分。“我们住在昌平,但孩子在海淀上学,所以被分到首师大附中考场了。孩子不愿意住宾馆,只好一家人早点儿起床,坐公交来考场。”为了孩子的考试,父母特意跟单位请了假。

  老师亲热地叫声“宝贝儿”

  早上8点,考点大门打开,看到自己班的孩子们走进考点,首师大附中几名高三老师自发在门口排起了欢迎的队伍。“加油!你没问题的!”“祝你旗开得胜!”一句句鼓励的话语给学生们增添着信心。“老师,赐予我力量吧!”一名长得高高大大的男孩一进校门就向老师索取“胜利的拥抱”。

  负责学校保卫工作的孙老师已经在首师大附中工作了38年,每年高考他都要为进场的孩子们加油打气。“宝贝儿,来这么早啊。”“宝贝儿,把准考证亮出来。”一句亲热的称呼缓解了考生们的紧张。“不管多淘的孩子,只要叫一声宝贝儿,都管用。”

  全市考区进行全方位信号监测

  今年高考前,北京各考场都接到了防范高考作弊的培训光盘,里面各种新兴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让监考老师都瞪大了眼睛。

  为了打击考场作弊行为,今年教育部启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其中对作弊的处理规定比以往严厉得多。如规定,考生进入考场凡有“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行为即构成作弊,而不论其在考试过程中是否使用。对有规定的严重作弊情形的考生,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等行动。行动中收缴了大量的作弊器材。

  北京今年提出要严防信息化作弊,高考期间,全市考区都将进行全方位的信号监测。

  校长老师送上拥抱 考生心态越来越好

  “这是14年来,考生和家长心态最好的一年!”今天上午,中科院心理所博导、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第14次来到人大附中考点观察高考情况。他表示,无论是家长、考生还是学校,乃至社会民众,对于高考的心态已经明显缓和,尤其是学校用心良苦,安排了校长、老师与考生拥抱的环节,让考生感受到温暖和支持,这正是调节心态的最好方法。

  王极盛介绍,今天一早,他在人大附中门口发现,考生们的进场时间不再集中在8点到8点15分这个时间段,从8点开始一直到8点40分,都有考生鱼贯而入,进场人数比较均匀。送考家长也比往年明显减少,很多家长不是绷着脸紧张地等待,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还有很多人举着相机给孩子和同学合影,给他们留下高考的难忘印记。记者注意到,往年到8点20分,学校门口还有三四百名家长,今天到了这个时候,却只有100多人。有几个家长之前听过王极盛讲课,看见他主动上来问候,还告诉他,孩子不让家长送考,自己是偷偷过来看一眼。

  学校也为调节考生心态做了很多工作。今天一早,在人大附中东门,几十名老师排着长队迎候考生,见到自己的学生,老师便上前送上一个拥抱。8点10分,校长刘彭芝出现在门口,跟老师、学生一一握手相拥。

  社会管理支持系统今年也改变了姿态,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派出所和城管都在考点门口设立了便民服务站,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矿泉水、扇子、雨伞、常用药品等。宣传招生的培训学校、留学中介等过去总在考点外发放资料,今年也被城管劝阻。

  就连跟考生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给他们送上鼓励与祝福。王极盛说,在人大附中的停车场前,一个考生紧张地坐在车里背诵资料,停车管理员主动上前冲他招招手,鼓励他:“不要紧张,你一定能考好!”

  分析:高考独木桥变立交桥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名,比去年减少2%。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预计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随着扩招不断进行以及近几年报考人数的逐年下降,近4年高考人数减少140万,高考录取率逐渐攀升,至去年已达72.3%。

  高考录取率的上升,直接导致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地位转换。去年高考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都存在没有完成录取计划的现象。以高考大省山东为例,专科分数线连年下降,专科二批分数线从2002年的350分下调到去年的180分。几十所院校遭遇零投档,高职出现4.2万生源缺口。面对这样的现状,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中国部分高校面临关门危机。

  高考早已不再是“独木桥”。在高考录取率上升的同时,高中毕业生“出口”也在增多。近年来报考港校的热潮引起“北大清华沦为二流学校”的争论,而出国读书的学生数量更是与日俱增。

  近几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近34万,2012年预计超40万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2010年接近100万人,除了保送生等因素,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

  当出口越来越多,也许有一天,高考将不会再成为话题。

  提醒:外语考试需提前15分钟入场

  外语考试明天下午3时正式开考,但考生需提前15分钟入场,否则不能进入考场。明天下午2时30分,监考员即开始组织考生入场,2时45分开始禁止迟到考生入场,3时正式开始听力考试。

  体验:澳大利亚中学生体验中国高考

  今天上午,师大二附中来了一群金发碧眼的小伙子,他们是在北京交流学习的澳大利亚中学生,今天特地来感受中国高考的氛围。

  上午8点半,多数考生都已进入考场,送考的家长还等在校门外。“中国家长太重视高考了,太严格了。”一名澳大利亚中学生看到这一幕情景,吐了吐舌头,感慨道。他说,当地学生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需参加两次高考,高考在他们眼里就跟普通测试差不多,“不会有家长送,不会有那么多警察,也不会专门封闭一个学校作为考点。”

  这些澳大利亚中学生告诉记者,在当地,学生可以从高中所学的60门功课中选择10门科目考试,再从中挑选成绩最好的5门作为高考成绩,每门20分,满分100分。考试科目包括英语文学、法律、媒体制作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据了解,这批澳大利亚学生已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而今天的高考体验则是“额外临时科目”。

  服务:城管“无声执法”提供“考试套装”

  为确保考场周边的环境秩序良好,东城城管采取设立爱心服务站、使用无声执法车、提供应急笔袋等多项措施,全力服务考生和家长。

  今天上午8时,在位于东城区幸福大街的109中学考场,记者看到,校门旁10米左右的位置,一名城管队员正在和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码放椅子、饮料等物品。城管队员告诉记者,高考这两天他们每天会7点到达服务站,在给考生及家长提供爱心服务的同时,也监控考点周围环境秩序。

  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对记者说:“每个服务站都有我们的同学,除了服务工作以外,我们还能跟备考的同学和家长们聊聊有关考试和大学生活的注意事项,我想这样应该能帮他们缓解一下紧张情绪吧!”除了服务设施,记者还发现城管队员手里拿了几个装有2B铅笔、橡皮、签字笔和直尺的塑料笔袋。城管队员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大队特意给每个服务站配备的应急“考试套装”。

  东城城管体育馆路分队的陈永队长告诉记者:“往年确实曾出现过有的考生因为太紧张,到考场才发现考试用具忘带了的情况,所以今年大队特意购买了这种标准化‘考试套装’,每个服务站点都准备了两套,如果真有考生忘带了,可以在服务站登记准考证后免费使用。”

  在109中学以北约200米的十字路口,一名城管队员站在一辆电瓶执法车前值守,这里是通往109中学和汇文中学的交叉路口,所以在这里问路的考生很多。值守队员告诉记者,他身旁的这辆电瓶车是临时从前门步行街调配过来的,这两天专门承担考场周边的巡查任务,目的就是为减少噪音,尽量不让执法工作影响考试;同时也为考生提供服务。(左颖 叶楠 李莉 代丽丽 张航)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