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居新闻

五成学生忙社团 不到一成谈恋爱

2012-04-18 09:59:05     作者: 陈红艳    来源: 新快报网络版暂无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社团活动,谈恋爱,学生哥
[提要] 主角:学生哥小饶、罗斌豪、赖韬奖、周可佳、赵立盛  个性、多元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代名词,于是,他们的课余生活也五彩斑斓:徒步旅行、开网店、搞发明创造、参加社团……选择同样很多元。

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仅两成“经常自习”

  童鞋们,你们当年的大学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

  ■阳光社区记者 陈红艳 通讯员 郑宇云 练晓盈 周素莹 黄艳萍文/图

  当今大学生,下课之后都在忙什么?已经走出象牙塔的白领们,你们的大学生活又是怎样度过的?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针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用来上网,五成大学生忙于社团活动以及和朋友出去玩,不到一成大学生选择谈恋爱,还有两成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写照是“无所事事、睡大觉”。

  最新调查

  仅两成大学生“经常自习”

  数据显示,上网、开展社团活动,和朋友出去玩、进行体育锻炼和出外做兼职,是现今大多数学生的主要活动。其中,85%的大学生课余时间选择上网,55%的大学生忙于社团活动,还有20%是“无所事事、睡大觉”,另仅有8%的大学生选择谈恋爱。而经常自习的大学生仅占22.09%,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去学习”。

  大多数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为充裕,过半大学生一周课余时间多于18小时,即平均每天可自由支配近3个小时或更多。但当被问到是否有具体的课余计划时,2/3的人却表示没有。

  他们的大学故事

  80年代大学生

  写诗之余打工挣生活费

  主角:詹必富,华师1982级中文系学生,现任职于韩山师范学院

  说起大学时代的课余生活,詹必富笑言,那是一部由“田螺、诗社、歌声”共同谱成的交响曲。

  “当时科技不发达,不像现在生活丰富多彩,有电脑、电视。平时课余生活也很简单,就是读读书,搞体育比赛。”对詹必富而言,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打工赚钱的经历。“家里穷,一个月只有5块钱,不少同学也会打工做兼职。我算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他帮学校饭堂拉河粉、刻印教材用的蜡板、打扫卫生,甚至还试过做点小本生意——去西区学二饭堂门口卖炒田螺。“当然,图书馆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写诗的好去处。”

  90年代大学生

  最时髦的就是见QQ网友

  主角:丹丹,武汉大学毕业8年,现就职于某国企

  丹丹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网络还不发达,自己跟舍友的课余生活就是:逛街、睡觉、泡图书馆,外加疯狂结交联谊寝室,再把他们整没了!

  丹丹说,她对自己四年大学的整体评价是“浑浑噩噩、木有目标”。因为当时的导师(相当于现在的辅导员)与学生联系交流甚少,整个大学完全是“放羊”状态,一切都是自己“抓主意”。不过,当年的大学极少收到商业的侵袭,也很少听闻谁有个“富二代”男友,故没有太多的欲望和诱惑,日子过得很简单。

  “大三的时候,我才有了QQ号码,当时还叫OICQ。当时大学里最流行、最时髦的就是见网友。但当时的网友也都很单纯,没什么骗子,见的网友多是附近大学学生。不像现在,见个网友都被骗财骗色!”

  00年代大学生

  开网店、搞发明、玩旅行

  主角:学生哥小饶、罗斌豪、赖韬奖、周可佳、赵立盛

  个性、多元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代名词,于是,他们的课余生活也五彩斑斓:徒步旅行、开网店、搞发明创造、参加社团……选择同样很多元。

  华师大二学生小饶喜欢读书,偏爱旅行。她在假期曾惊叹于北京长城的雄伟壮观,也曾为南京大屠杀博物馆中那直穿心脏的照片落泪,更深陷于阳朔那秀丽山水无法自拔。“去到一个地方感知那里的文化,永远比在书中读到的感受要深千百倍。”而华师2011级新闻传播专业的罗斌豪,也曾背起背包徒步丽江。

  除了旅行,当今大学生还喜欢参加社团或从事发明创造。华师2009级生物学专业的赖韬奖,大一时就与研一的师兄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此外,华师新闻专业的周可佳开网店卖吉他,曾最高月入六千元,2008级计算机专业的赵立盛在大三便是新东方的市场主管。

  学生说

  理想的课余生活要这样

  华师行政管理专业的小英:希望多读点喜欢的书,缓解紧张的课堂学习。

  华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阿霞:计划着把课余时间分成学习、社团和做自己喜欢的事三部分。

  华工汽车工程的辉仔:希望多出去走走,见识外面的世界,丰富社会经验。

  网友“静晓朱”:这才是大学生活,上80分钟课,唱五个钟K,瞓十个钟!

  网友“Wasabi”:大学生活简直就是浪费青春。一个礼拜上不了几节课,花钱还死增。你说要有意思吧咱也就不说啥了,关键它无聊啊。现在只要没课我就迷茫了,待宿舍除了睡觉别的我还就不会了。

  专家说

  参加社团

  可更好融入社会

  华师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师陈灿锐指出,大学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包括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及对社会的适应。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或兼职形式接触和融入社会,有益于他们的社会化。如果课余活动能够与理想、特别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站搜索: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