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9 13:08:36 我要评论
毛开云 来源: 天山网原创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旅游市场也迎来上半年的出游高峰。近日不少知名景区纷纷提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4月28日《人民日报》)
“五一”小长假,很多人渴望放飞心情,出去旅游看看祖国秀美河山。然而,景区纷纷涨价,让不少人只能感叹:满目山河空念远,只因门票在眼前。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这个3年调整期,本是抑制票价过快增长,而现在似乎成了景区涨价的借口。
景区为何纷纷涨价?关键是根深蒂固的“门票经济”观念作祟。目前,我国多数地区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以门票收入作为主要支柱,提高票价必然成为不少景区增收的首选途径。
然而,门票过高必定导致客源流失,必定最终使景区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必定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如何拯救景区、拯救旅游业,上海新天地和杭州西湖景区模式就值得借鉴。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说:“这些模式成功的核心是不以门票为主要利润来源,而依靠环境、文化的引导来带动周边相关餐饮、零售、纪念品等多种业态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整体效果证明,这远比单纯靠门票收入赚钱聪明很多。”
楼嘉军的观点,说的就是将“门票经济”转变为“旅游经济”。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这个观念不转变,景区老是“圈地坐等买路钱”,必定只有死路一条。观念一变天地宽,何必只走“门票涨价”这座独木桥?与其在门票涨价上煞费心思,不如在服务上、在旅游经济结构调整上多动脑筋。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景区应当实行合理的定价制度,即公共产品不收费、经营性产品可收费的分层收费方式。因为很多风景旅游区既是公共产品,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对这样的景区要抑制涨价,条件适宜时应免费开放。这应该属于政府的职责范畴。
随着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旅游的人必定越来越多,如何让旅游者不再有“满目山河空念远,只因门票在眼前”的感叹,景区必须摈弃“门票经济”理念,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主动有为、主动作为。
作者:毛开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