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5 14:48:14 我要评论
来源: 人民网2012年7月,绿地控股集团携“中国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荣耀,隆重庆贺成立20周年。以2000万注册资金起步,20年后资产规模、年业务经营收入双双突破2000亿,实现资产近万倍增长,国有资产增值超千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房地产业务遍及中国享誉24省64市,并走出海外即将落子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15栋“绿地中心”摩天高楼争相拔地而起,其中3幢位列世界排名前十;第二支柱能源产业迅速崛起,煤炭产运销与石油储运销产业链日臻完善,煤矿资源总储量近6亿吨,年产量超1500万吨;金融产业控股城商行,发起成立中国最大小贷公司,旨在打造金融全产业链;商业、酒店、建筑、汽车服务等产业齐头并进……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搏击成长的绿地,以20年超常规式的发展,回报给时代舞台一个奇迹,而其背后,走出的是一条富有时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绿地20年的发展历程,是紧扣时代脉搏,坚持“做政府所想、为百姓所需”的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出企业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共生之路;也是坚持“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企业精神,勇于改革、敢于开拓、善于创新,探索出上海国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奋斗之路;更是从小企业起步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辉煌历程,探索出民族企业自强不息的复兴之路。
绿地哲学: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
1992年7月18日,绿地集团的前身上海绿地总公司由上海市农委和建委共同出资2000万组建成立,旨在通过市场化经营积累资金并投入改善城市绿化。承担着这份“绿色使命”诞生的绿地,从一开始就同时肩负“发展”和“责任”双重目标。“把政府导向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才会有大发展。”这是张玉良董事长从一开始就坚定的发展理念。在绿地的战略词典中,竞争从来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始终是双赢、共享,现代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把蛋糕共同做大。“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从绿地初创的基因,逐步演绎成长为其发展哲学,并贯穿、推动了企业整个跨越式发展。
赢在战略:转型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战略就是下雨打伞”。顺势而为、逆势奋进,绿地始终追求在顺应契合国家战略大背景、大前提下的跨越式发展,始终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探索战略制胜之道,凭借先人一步的转型和创新,赢得先机。
“全国化战略”实现多方共赢。“打造全国化的企业,就必须坚持在服务全国中加快企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的战略机遇、“服务全国”的发展导向、分散区域市场波动风险的需要等种种因素的叠加,促使绿地启动“全国化战略”,并最终成为其房地产主业爆发式增长的决胜因素。
产业“适度多元化战略”打造绿地航母。规避行业波动风险、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催生了绿地产业多元化。2005年,绿地商业集团、绿地建设集团、绿地能源集团以及绿地汽车服务集团四大综合产业集团成立,成为绿地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做大做强做久做活的有益尝试与探索。进入2008年后,能源产业资源整合、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等战略机遇,促使绿地进一步明确能源、金融产业的次支柱产业地位,2012年初,绿地金融控股集团及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正式揭牌成立。
“超高层战略”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城市规模扩容、商务能级提升、公众消费力的升级,需要品质卓越、功能完备的商务综合体来承载,也随之催化了绿地产品线及商业模式的升级。从2005年南京绿地紫峰大厦的开建,到如今15栋“绿地中心”在全国版图争相矗立,从浦江之滨的绿地滨江CBD到海外韩国济州健康医疗城项目,绿地以超高层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产品能级、技术管理水平质的提升,其背后探索出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更具价值的竞争能力、更为可贵的财富。
“混血”机制:大企业步履轻盈、动力不竭的根本
作为国有控股企业,绿地在经营目标上始终自我加压,保持超过40%的年复合增长率,其经营决策效率之高、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之快,常令外界颇感不解。“国有体制、市场机制,将两者优势充分结合,是保障绿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之一。”张玉良董事长对此坦言,“离干预远了、离市场近了、共赢的多了。”
多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等委办始终鼓励绿地探索,虽是国资控股,但不是一股独大,而是由多家国企分散持股,形成鼎立之势,以减少干预。而绿地则用实践证明,在国有控股的体制下,坚持并创新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管理模式、决策机制、用人机制、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完全市场化,能够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提供异常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一方面,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调整与执行,能够做到灵活、及时、有效,使大型企业同样做到转身迅速、步伐轻灵,保持高度市场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混血”机制帮助绿地确立了独特的内部动力机制。
“我们的内部动力机制很强,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激发全集团上下的发展意识。在绿地永远唯实绩论英雄,无级别、有类别,待遇、排位全透明。”张玉良说。绿地内部,在经营单位层面,按经营规模、利润大小,划分特类、一类、二类企业,不同类别的企业待遇拉开差距,每年一评,业绩不好的次年即被降为下一类。经营者层面,经营班子非政府所配,而是由董事会任命。“能做成事的就是好高管,没有业绩、不被市场和员工认可的,就会被淘汰。”这使得经营团队与所有者利益高度一致。在员工层面,绿地通过职工持股会构建了职工与企业间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员工自我加压、创造更佳绩效。
这种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另一个衍生品是绿地独特的企业文化。绿地将多年来形成的一整套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和道德准则等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核心要点,即:一个宗旨(绿地,让生活更美好)、两个永不(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三种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四个负责(对社会、股东、客户、员工负责)、五种精神(不辱使命、加快发展的全局精神,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雷厉风行、务实创新的开拓精神,一呼百应、同心同德的团结精神,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以及六个倡导、六个反对(倡导“牢记使命”,反对“胸无大志”;倡导“昂扬向上”,反对“精神懈怠”;倡导“富有责任”,反对“扯皮推诿”;倡导“创新变革”,反对“固步自封”;倡导“同心同德”,反对“独断专行”;倡导“廉俭为本”,反对“挥霍铺张”。)
这些理念经绿地各个发展时期积淀而成,伴随并作用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绿地内部,始终强调企业文化的务实、主流、有效,必须围绕企业发展来“落地”,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文化内化于干部员工的思想中,作用于团队建设和企业经营。“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统领思想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灵魂。”张玉良表示,特别是在绿地实施全国化战略的过程中,文化的统领作用愈显重要,“管理方式、业务策略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灵活调整,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对各单位形成统一要求,深入人心,确保企业上下保持一致的愿景、形成发展合力。”
责任与愿景:永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绿地,让生活更美好”,这是绿地集团的企业宗旨,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愿景。
张玉良董事长说,“做发展要问目的。”对绿地而言,这个目的,在创立之初即是“责任”二字,二十年后,初衷不改。“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是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是手段,社会责任是目标,一个企业归根结底要为社会发展创造成果。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前景一定是正比的。”共赢、共享,是绿地的胸怀。
成立20年来,绿地慈善公益事业伴随其企业发展,成果斐然。出资2亿元设立上海规模最大的企业专项慈善基金,无偿投资4亿多元建设上海城市标志性公共绿地,出资2亿元支持上海世博会举办,大力参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及援疆建设等。绿地20年来在慈善、公益、拥军、世博等方面累计赞助、捐赠达9亿元,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
而作为中国综合性地产领军企业,绿地更加善用企业自身资源与能力回报社会。特别是在近年来全国新一轮保障房建设中,绿地不仅大规模投入参与,更通过创新的规划设计,提升质量、优化房型、完善配套,破解保障房“经济不适用”的难题和瓶颈,打造“绿地制造”的“升级版”保障房,从理念到规划都达到甚至超越了当前商品房的建造水平,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赞赏。目前,绿地集团在各地投资建设了约500万平方米保障房,其中上海地区约200万平方米。“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有专业能力有社会责任来推动保障房建设,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这是我们的责任,应该不遗余力去做。”
推动企业永续发展的原动力,除了责任,还有梦想。
早在2005年,绿地在年营业收入还不到100亿的情况下,就明确制定了6年后冲刺世界企业500强的目标。这个当时被私下称之为“疯狂”的梦想,奇迹般地如期实现。如今,一个更为强大的绿地,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目标直指世界企业200强。
“未来十年,中国城市化仍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绿地对坚定做强做大房地产主业充满信心。以往城市化聚焦于住宅产品,目前则需要更多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与生活品质提升相匹配的商务商业地产。各地都需要标杆性城市综合体项目,对产品科技含量、舒适度、节能水平等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大企业的机遇,要做一般中小企业做不成的事情。”张玉良董事长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绿地还将主动对标国际企业管理水平,把主业竞争力特别是国际商务地产开发运行提升至世界水平,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具有世界级规模、运营管理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显然,后500强时代的绿地,已经放眼世界版图。2011年以来,绿地集团正式启动海外发展战略,并提出利用中国市场资源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发展思路。年底,绿地与韩国JDC就开发济州健康医疗城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绿地成功实现“走出去”海外发展战略,并成为我国地产开发企业走向韩国的第一例。目前,该项目获得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计划在三季度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绿地还就进入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投资发展展开了前期调研与筹备,力争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学会在全球发展的坐标系中来思考和安排自身的发展。绿地落子韩国济州,是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充分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进程中不断获取先发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速度。其次,通过实施国际化,绿地将全方位集成国际各种优势资源,为自身发展所用,并借此不断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最终全方位和系统性地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绿地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路径日渐明晰。
“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绿地人对这16个字的丰富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绿地用第一个10年,从上海一隅成功迈向全国,用第二个10年,从行业百强跃入世界500强,如此飞跃,的确堪称奇迹。业内人士认为,绿地案例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成果之一,绿地模式则为国资国企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对于非垄断性行业的国企,混合所有制可以成为改革方向,配以到位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推向市场,只要具备混合所有制体制、班子想做事和政府放手三个条件,‘绿地模式’可以复制”。而对于此刻站在世界500强新台阶上的绿地而言,20年的发展之路是宝贵的经验累积,更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一个敢于梦想、更能够实现梦想的企业,值得自豪,并且必将创造更大的奇迹!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