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2 08:58:08 我要评论
龙瀚 李世敏 来源: 南方日报暂无网友评论11岁何文爽的拖鞋还遗留在事发的矿坑边。
开矿应先缴纳
“填坑”保证金
事发后,矿坑边才竖起了警示牌。
不到1个月间,两场特殊的溺水事故接连夺走雷州东里镇两名少年的生命。10岁的邓南俊、11岁的何文爽,两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事故的发生地均是非法开采钛矿遗留下来的积水矿坑,这已不是矿坑第一次吞噬生命。
东里镇大量零散的钛矿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后,便吸引了无数的本地人开矿淘金,持续至今。非法采挖钛矿遗留下数米、甚至数十米深的大坑,成了“致命杀手”,孩童一旦跌落,生还几率渺茫。
当地居民反映,遗留下的钛矿坑多如牛毛,至少有上百个之数。而根据雷州市国土局今年对钛矿非法开采情况的调查显示,已发现的矿坑目前只有56个,6个基本填埋完毕,8个正准备填埋,14个尚待解决。
一场清理“吃人”矿坑、保障孩童安全的行动正在开展。
●南方日报记者 龙瀚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世敏 摄影:龙瀚 统筹:赵威
村小学被矿坑“包围”
湛江市雷州市东里镇,即将到来的暑假,对于镇上几乎所有孩子的家长及学校老师而言,是一场“硬仗”。放假前,东里镇中心小学向每一位学生发放了安全通知书,要求每一位学生交给家长,防止发生学生溺亡事件。据中心小学政教室梁主任表示,这已是惯例,并非首次。
尤其是矿坑,已经成了东里人心中的一根刺。据当地居民反映,几乎年年都有这方面的事故发生。
今年的噩耗来得有些密集。5月26日、6月22日两天,分别有两名小学生跌落矿坑后,失去了生命。
从谷歌地图上搜索雷州东里西挖村,可以看到地图上一线浅黄色,与周围成片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浅黄色就是挖矿后裸露的沙土。”一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
10岁的邓南俊就是消失在这片黄色沙土旁的矿坑中。6月29日,记者赶至陈宅村时,邓南俊的父亲邓广龙喝得醉醺醺,悲伤的情绪溢于言表。
邓父跌跌撞撞地带着记者来到事发的矿坑时,面积约三四亩的大坑内积满了雨水,在矿坑旁边堆着小山一般的沙土,一台水泵正将开挖出的沙土回填,矿坑边竖着一块事发后才竖立的警示牌——“水深危险,请勿靠近”。
邓父说,矿坑边的小路是附近南坡村、陈宅村的小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5月26日,邓南俊就是在返回西挖小学玩耍的途中,失足跌落了矿坑,“他可能当时不小心,走在了矿坑边,松软的沙土随即坍塌”。
5月26日下午2时许,当赶来的村民冒险下水从矿坑中将邓南俊打捞起来时,孩子早已停止了呼吸。据该名村民表示,当时矿坑边的深度约有五六米。
一个家庭悲伤还在延续,不到1个月,另一个家庭的幸福又被矿坑所吞噬。
相比育有6个孩子的邓广龙,何家失去的小孩是独子——何文爽,就读于东里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在东里镇一家菜市场旁边的小房子内,记者见到了何文爽的父母,两名36岁的中年人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沉默少言。何母梁小英是东里镇中心小学的在编老师,唯一的一个孩子就此离去,夫妇二人对于未来不敢想象,“再生一个却已力不从心”。
记者在六格沟附近的事发现场看到杂草丛生,除了还有小山一般的矿坑外,还留有何文爽的一对拖鞋。附近的居民说,这个矿坑已经遗留了数年之久,今年起,又来了一名老板挖沙,拿去垫平其它地方的土地。
一名曾下水摸探水深的何家亲戚表示,“坑深至少两米”。
东里镇中心小学位于镇上,梁小英坦言,若不是孩子贪玩,意外也可避免,“矿坑离学校约3公里远”。
但远离镇区的村小学,情况却不容乐观。据了解,除了镇上的中学,大多村庄的学校均被矿坑包围。
邓南俊跌落的矿坑距离其就读的西挖小学,直线距离就不足1公里。西挖小学位于马路边,当地人称这条路叫三吉路。从马路上经过,数座成山的沙堆从路边的民房后冒出一角,村民说“见沙就有矿坑”。
西挖小学旁边,记者走访后发现了至少3个矿坑,最近的一个和西挖小学仅隔着一堵墙。
暴利下非法开采成潮
“我十几年前在北坑小学教书时还没有矿坑,但现在满地都是。”一名在东里镇教书近20年的教师告诉记者。
矿坑之殇何以愈演愈烈,村民说,开矿的利益是多年来采挖钛矿屡禁不止的原因。
分管国土的东里镇谢副镇长介绍称,东里镇本是一片海,后来变成了一个半岛,因此地下埋藏着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人开始在东里镇进行采矿,“主要是钛矿”。
近30年的开矿历史,让东里镇上至镇领导,下至普通村民,都懂得如何开矿。
“东里靠海,雨水充足时挖地1米便可见水。”陈宅村的村民告诉记者,用一台水泵不停地从坑中抽水,泥沙水连同着散落的矿石一同被抽起,再用一台螺旋状的铁架过滤,泥沙和矿石便被分离,“成本不超过2000元”。
但钛矿石并不能直接卖出,收矿人会要求验矿石内钛的含量。
“东里所出产的钛矿石内含钛量大约在每吨15%,每1%含量售价300元,一吨约4500元。”东里镇镇长林威说,一般来说,一台水泵一天就可抽一吨钛矿石。
一台水泵、两个工人、些许电费,一年便可换来约160万的收入,风险再大都是值得的,不少本地人都打起了钛矿的主意。
“东里早就被挖了两三遍了,由于技术原因不能一次挖尽,有些地被挖了一遍又一遍。”雷州市国土局副局长邓剑说,但在东里开挖钛矿的却没有一个是合法的,截止至今,国土部门从未在东里发放过一张开挖钛矿的许可证。
不想以身试法,却又眼红开矿的利润,东里的大部分村民“另辟蹊径”地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从钛矿中分得了一杯羹。
“我们不开矿,只租地。”南坡村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土地的价格被分成若干等级,未开采过钛矿的、开采过一次的、开采过多次的,价格从每亩八千到两万不等。
“土地太贫瘠了,种农作物收益不大。”南坡村村民向记者解释,薄利的种植让大多人选择了出租土地,供他人挖矿。
学校周边的土地无法在一轮出让土地的风气中独善其身,开矿的利润也让挖矿者不会因为靠近学校就放弃,部分学校终究被矿坑“包围”。
村民虽然每每抱怨矿坑淹死人,但村民私自出让土地的行为无疑助长了开矿者的行径。同时,也有村民表示,“出让土地是被开矿者所逼迫的。”
目前已有28个矿坑复垦
上世纪80年代,开采钛矿便在东里盛行。近30年的时间内,开采钛矿明明非法,何以仍屡禁不止?据记者了解,邓南俊所跌落的钛矿坑今年3月才刚刚开挖。
“我们没有执法权。”东里镇镇长林威表示,对于非法采矿和矿坑的整治,执法主体是雷州市国土局,镇政府主要工作是协助国土局。
据了解,在东里这样非法盗挖国家资源的“重灾区”,镇政府国土所截至前年还只有一个“光杆”所长,手下无兵,去年才新分配过来一名女公务员。
雷州市国土局副局长邓剑称,非法采矿就像打游击,设备简单,转移迅速,但凡有风吹草动,挖矿者就可以丢弃简单的设备迅速撤离,“打击非法采矿就像猫抓老鼠一样,你来我走”。
邓剑还表示,另外很多街坊保护意识不强,为了一点利益就将土地承包给矿主,甚至在执法时,还跟矿老板通风报信。
“但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大力整治钛矿,目前已经办理3件盗挖钛矿的刑事案件,2人被捕,2人在逃。”邓剑说,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国土局已经在东里查处非法采矿点56个。
对于东里镇居民而言,好消息是56个非法采矿点中,已有28个复垦,6个基本填埋完毕,8个正准备填埋。“目前复垦矿坑的费用全部由矿主人出,一个中等大小的矿坑复垦需要花费3万—5万元。”邓剑介绍。
然而,仍有14个矿坑由于主人去向不明,复垦陷入僵局,尚待解决。对此邓剑表示,若无法寻得矿主,只能从每年的“平整土地”的费用中抽调一部分资金,用于矿坑复垦。
“其实,大部分挖钛矿的老板都进行了矿坑复垦。”邓剑表示,非法开挖钛矿利润巨大,花费三五万复垦只是九牛一毛。据其了解,没有复垦矿坑的老板多数为中途生变,采矿未能继续,“没有赚到钱,所以才没有填坑”。
一场打击非法采矿的行动开展后,东里镇开挖钛矿的老板们几乎销声匿迹,记者走访东里镇多条村庄,所见矿场全部停工。
“相关部门一查处,便可以找出大部分老板,这说明打击矿老板其实并非难事。早这么打击矿主,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矿坑了。”东里镇的一名村民对打击行动表示了赞赏,但也不掩饰言语中的担忧:一轮行动过后,如何防止盗采死灰复燃?
邓剑表示,目前国土局已经向市里提交了一份《雷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其中对于“各镇政府(街道办)因组织不力,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被查出的,情节严重的将对第一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分别给予诫勉谈话”。
预防措施只能治标,只有从源头打击非法采矿才是根本。矿坑填上了,制度和执法的“坑”更要填上。梁小英哭泣着告诉记者,她希望她的孩子是最后一个被矿坑吞噬的生命。
■观点
开矿应先缴纳
“填坑”保证金
近年来,遗留矿坑问题一直存在。
雷州由于矿点分散以及小作坊式盗采,矿坑较多;且土质偏沙化,矿坑形成之后容易继续塌陷,而人一旦掉进去,也难以着力攀爬,这些原因导致雷州的矿坑问题尤为突出。但事实上,雷州以外,因矿坑而丧命的新闻也并不鲜见。
由于开矿遗留矿坑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广东省国土系统一名不愿具名官员向记者透露,遗留矿坑主要集中在非法采矿中,若走正规手续办理的采矿矿区,是不应该遗留矿坑的。
“正规的采矿企业在开矿前会缴纳一笔保证金,用于矿坑的回填,维持矿区生态稳定。”该名官员称,即便开矿企业因各种问题,无力回填矿坑,国土部门也可使用这笔保证金,回填矿坑。
对于非法采矿遗留的矿坑,该名官员表示,政府在处理此类事情中应该积极主动,主要是需要加强监管,从源头杜绝问题出现,“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必须从快解决,找到矿主或是从政府抽调资金,回填矿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