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则消息在网上热传,北京(楼盘)房山区一名63岁的男保姆庞某在照看77岁王大爷期间,对老人进行辱骂、拍打、扇耳光等,而后该保姆被房山区法院以虐待被看护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禁止从事看护工作3年。
年纪大了,儿女工作忙没时间照看,但老人想找个好保姆真心不容易,在有些家庭里,子女为了老人的安全,还悄悄装上监控设备,用手机随时观察。找保姆会碰到什么问题?住家或机构养老的老人,能否接受卧室里装摄像头?安全和隐私哪个更重要?
80多岁老夫妻半年换了3个保姆
张师傅是杭州(楼盘)本地人,家里有一对80多岁的老父母,住在城西,老人生活基本能自理,保姆只要为老人买菜、做饭、洗衣服,再有就是老人行动不便时搭把手搀扶一下就行了。
今年4月,他们家找了个丽水的住家保姆,年纪五十来岁,人还算勤快,普通话不太标准,但能跟老人基本交流。
张师傅说,早几年老人反对找保姆,因为买菜、洗衣服什么的都还吃得消,作为子女隔三岔五去探望一次,但心里总有点不放心。今年每个月花3500元找了个住家保姆照顾老人以后,家里人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这个保姆做了还没两个月就顾自己走了,电话也打不通了。
之后,张师傅陆续给老父母再找过两个保姆,但都没做长久。
“现在的阿姨都愿意带孩子,轻松呀,老人么,伺候起来累,交流起来也有困难。”张师傅说,“其实我们对阿姨也不错的,生活用品都给她买齐全,过节还让阿姨带杭州特产回老家呢,估计她还是觉得工资不够高,去别家了吧。”
现在张师傅的妻子在照顾老父母,张师傅说,“好保姆难找啊,我有一个老同事,他们家为了监督保姆,在老人房间偷偷装了摄像头,这事还不能让保姆知道,知道了准闹翻。”
卧室里装监控,安全和隐私孰轻孰重?
“如果装监控,我是接受不了,总感觉有双眼睛在盯着一样的。”一位住在老年公寓里的老人李阿姨说,如果是公共区域还好一点,要是卧室里装,我肯定不同意的。
据了解,部分养老公寓针对部分需要特护的老人,为了保证老人安全,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了监控,并且24小时处于开启状态。
“这个主要是规避失能、失智老人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之前,我们去宁波(楼盘)参观了一所公办养老机构就是这种方式,多人间安装了摄像头,总的监控平台在护士站,一旦观察到老人有需要帮助,工作人员就马上去处理。”杭州金色年华金家岭退休生活中心的工作人员胡燕萍说,“我们机构以健康老人为主,所以不用在房间装监控,一般主要出入口、楼道里会安装,据我所知,杭州的养老机构在房间装监控的很少。”
那么,换个角度说,如果老年机构在老人房间安装监控,有没有可能侵犯隐私权呢?
对此,相关律师表示,虽然机构安装监控的初衷是好的,但让老人的生活起居24小时暴露在监控下,这一做法明显侵犯了老人的隐私权。“侵犯了隐私权就谈不上是一种保护,公寓应该考虑如何在不侵犯老人隐私权的情况下使老人的人身得到保护,例如有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或者床边上有帘子,老人可以自主选择什么时候被监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吕晓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