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天"你懂的"成经典
去年今天,吕新华以一句“你懂的”走红。
/*跳转*/ /*跳转*/
去年今天,吕新华以一句“你懂的”走红。
以前都是别人在运作,现在算是少林寺正式出场了。
记者求证确认,不少人跨洋疯抢的马桶盖,真的就是产自杭州。
简政放权这项改革进入到“啃硬骨头”的阶段。
设计中国论坛系列活动:(济南站)3月18日下午14;00-16;00将在山东艺术学院 长清校区举行。
设计中国论坛系列活动:(济南站)
主讲题目:从设计中国到中国设计
讲座时间:3月18日下午14;00-16;00
讲座地点:山东艺术学院 长清校区
主 讲 人:郭启明
IAA国际建筑学院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设计中国百家论坛总策划
亚太设计家协会秘书长
主讲题目:建筑的可能性 (上海站)
讲座时间:3月13日下午14;00-16;00
讲座地点:上海商学院
(仅限注册建筑师,建造师参加)
主 讲 人:郭启明
IAA国际建筑学院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设计中国百家论坛总策划
亚太设计家协会秘书长
郭启明先生 先后就读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和德国包豪斯大学传媒建筑专业,其推广的设计中国论坛活动 。获得的国内外业界的极大影响。引领了业界的设计趋势和发展。论坛设计兴国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其近年来获得了中国网络传媒奖,中国设计行业20年杰出贡献奖、德国red-dot传播设计奖。等多项大奖。郭先生幽默的语言和深厚的设计经验
总是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次难得的业界交流机会,期待朋友们参加交流。一起快乐,一起成长。
美的历程 (郭启明)
人类利用伟大的创造天分努力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且有意识地使其植根于自然之中,有机地与自然过程充分协调。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人在这样的居所中充实而激越的和谐生活。
一幢建筑就是几何形态、物理结构、拓扑等等的综合体,而体现生命情调的建筑是人类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后的一种奢侈。住宅首先必须是实用的,但实用并不能阻止它像其他艺术一样,强烈地激发人的情感。
坚持梦想的人总是试图在繁琐而机械的城市生活中寻找回归自然的情趣。唯美而浪漫的建筑大师赖特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他认为优秀的建筑不应当是一个死板的工艺品,而应当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生成物”。这种革命式的理念被引用到了室内外空间设计上来。
有机的设计首先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它破除了堡垒的性质,与外部空间建立了广泛的、有生命力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隔离的感觉,提供了人与自然界直接接触的空间。人生的理想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仅仅用墙把房间与房间隔开的居室,高档材料的占有,并不能代替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反,应当运用“粗糙”的材料,构筑精致的生活,让阳光、微风和绿色植物最大限度地消解居室内部与外界的隔离感。
回归自然就是有机设计的主题。生命回归自然是一种亲情的热盼与依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自然相依相靠。对于人而言,家是人生命的落定,自然是人最终的归宿。在人的生命中,总是渴望着与自然的贴近。繁华的都市生活,并未泯灭我们心灵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它在多年商业浪潮的冲击和洗涤之后,依然热切如初,而这正是我们坚持生活的理由。
对于设计,要多一些人本的关心和体贴,少一些物化的虚荣和形式,更应注重人文的包容性、真实性,自然而不矫揉造作。设计应是一种人性的体验,要注重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做人之本,是享受生活。中国传统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关爱公众,创造艺术的生活,呵护并努力营造人性化的空间,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是建筑、景观及室内艺术陈设的整体融合。这种美的奇妙之处蕴含在所有的艺术创作当中,蕴含在一切将相关元素进行美的排列组合的行为当中。
无论是在公共空间还是个人居家,人们对于空间美化与艺术的追求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空间艺术时代”的到来,成为未来势不可挡的趋势。公共空间及家居空间的艺术品元素融入,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主流风尚,而地道、丰富、纯正的空间艺术品咨询配合服务也将引领人们更快地步入生活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天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吕晓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