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这些人群渐成睡眠“特困户”,看看你中招没……

2018-03-21 16:21: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然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多让不少人睡不好、睡不着。看看下面这些情况,你有中招吗?临睡前刷微博聊微信打游戏,结果一宿翻来覆去睡不着;晚上“夜梦连篇”,第二天脑袋昏昏沉沉……

  睡不够、睡得浅,如今“90后”等年轻人群渐成睡眠“特困户”。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京英指出,我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均值为66.26,普遍睡眠不佳;其睡眠时间平均值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自媒体人、程序员、电商从业者等群体睡眠质量尤差。

  如何判断睡眠质量好坏?

  人的睡眠过程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而不做梦的睡眠又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

  评价睡眠质量好坏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深睡眠是不是足够多,二是做梦的睡眠占比是否合适。如果睡眠时间足够长,但是深睡眠不够长,说明睡眠质量不好。

  “年轻人的睡眠相对较好,因为深睡眠比例高一些,做梦的睡眠也会多一些,老年人深睡眠会减少,做梦的睡眠也减少,浅睡眠增加,会导致睡眠效率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分析。

  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三个简单标准来自行判断睡眠好坏:

  第一是入睡的时机,正常情况应该在晚上10点左右入睡;第二是睡眠持续时间,成年人的睡眠持续时间应该在7到8小时;第三是醒后的感受,醒后应该感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为业绩考核冲刺、考试前“刷夜”……现代人面临着学习、就业、职场等多重“大山”,心理焦虑、紧张、抑郁让入睡“纠结”。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调查显示,3/4的“90后”群体因为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的人达到36.3%。

  “为了保证学习时间晚上舍不得早睡,上床时间一拖再拖。但第二天常常困得不行,学习效率不高。”现在北京市海淀区某高中就读的学生小李说。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陆林指出,超三成的“90后”属于“晚睡晚起”作息,能保持“早睡早起”习惯的仅占17.5%。他表示,强制性睡眠推后会导致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

  猛跑一气希望累得倒头就着、“借酒消愁”盼着醉后沉睡……助眠误区反映出不少人健康睡眠意识淡薄。专家表示,殊不知,这些“偏方”反而会扰乱夜间睡眠结构,导致早醒或夜间觉醒。此外,营养过剩或肥胖也是睡眠障碍的可能因素。

  “枕边”的睡眠“小偷”不容忽视。陆林指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刺激视神经,导致原本可让大脑产生“困意”的褪黑素大量减少,“辗转反侧”也就在所难免了。

  健康睡眠怎样“高枕无忧”?

  陆林建议,睡觉前一个小时要离开电子产品,入睡前两小时不要再大量进食,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要保持在7至9小时。

  针对睡眠障碍的不同发病机理,临床治疗一般会选择无创呼吸机、上呼吸道拓宽手术、佩戴口腔矫正器等。“发生在睡眠期的疾病有90多种,具体是哪种疾病还需专业诊断。”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李树华建议,要到医院进行个性化评估、确认预期疗效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方案。

  如何科学选择药物治疗?专家表示,不要一味依赖药物也不要盲目排斥用药。“用药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体建立起规律的睡眠节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说,由于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多为处方药,建议先到正规医院就医,用药剂量和方式谨遵医嘱,并且及时复诊,根据医生建议换药、减药或停药。

  此外,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卧位睡眠习惯、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都会有助于预防、减轻睡眠障碍症状。如果确因工作需要熬夜,也要保证休息时睡眠时长充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吕晓娈

相关新闻